↖ 点击关注“御承雅赏”
皇室御品·宫廷私珍
收藏资讯平台
清三代御窑瓷器中,乾隆朝以登峰造极的技术独领风骚。那么,什么样的器物堪称乾隆御窑的代表?乾隆朝大件镂空或转心、 转颈瓷器是最具代表性的。
清乾隆 御制洋彩加金镂雕团螭纹开光内绘「时时报喜」双龙耳转心瓶
2019保利秋拍
成交价:9200万RMB
这是因为乾隆以外的其他朝代没有,就乾隆以前的康、雍两朝来说,社会上没有形成崇尚奢摩富丽的审美时尚;乾隆以后又没有这样雄厚的烧造资金和技术力量,所以大件的、镂空的、转心的、转颈的、开各色光的、工艺复杂到无以附加的大器均为乾隆所独有,是乾隆官窑的杰作。
转心瓶,又称「旋转瓶」、「套环瓶」,瓷瓶多镂空开光,意为从中窥探内瓶绘饰,以达观有限而意无穷之妙。作为帝王专用赏玩之物,御用级别甚高,御窑竭尽巧思,力求出新,鲜见相类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道:「……乾隆一朝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转心瓶画工精细,工艺复杂,充分展示了中国制瓷技术的巅峰水平。
在一个镂雕外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绘各种纹样。“内胆”上部外露,藏于外瓶内,胆上有装饰绘画,有四季景物、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内胆活动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观不同画面,犹如走马灯般。
转瓶的制作难度很大,要把外瓶的底部制成鸡心状的钮,把内瓶的底心做成鸡心状的槽,钮和槽要绝对吻合。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率。稍稍不注意,造成钮和槽不吻合的话,即便前面再多的辛苦也是白费。所以,制作转瓶的代价十分大,往往是“百里挑一”。
据乾隆十八年《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传旨……江西烧造门龙舟、灯触人旋转瓶一件……十九年初四日送到。”烧造一件转心瓶耗费半年多时间,难度之大由此可见。转心瓶每一部件尺寸需经过精心计算,反复烧制,并在全部部件烧造成功后组合而成,除此之外,烧造时的温度火候控制也极为重要,一旦出现少许变形便会前功尽弃,故成品率极低。
平常见到的图片,以及博物馆陈列的转心瓶都是整器,其实它的内部构造才是我们真正关心和好奇的,那么就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转心瓶为例,看看这样一堆零件,要怎么拼装起来吧。
一、先将底座摆正,将内瓶内凹的底心套于底座的凸心上。
二、将镂空瓶腹部套上内瓶,镂空腹部的底圈两侧各有一小凹陷处,与底座内口沿两小凸翼相互扣合,旋转后即可固定。
三、最后再将器颈套合内瓶口沿固定,这样器颈内瓶连为一体,因此当转动瓶颈时,内瓶也会随之旋转,故曰转心瓶或转颈瓶。
(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两岸故宫馆藏乾隆转心瓶欣赏
清乾隆 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
高19.8cm,口径9.2cm,足径11.3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高40.2cm,口径19.2cm,足径21.1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
高37.3cm,口径16cm,足径13cm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
高33.1cm,口径7.2cm,足径11cm
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清乾隆
高30cm,口径6.5cm,足径9.8cm
故宫博物院藏
▼
致敬医学人!御承雅赏2020慈善拍正在预展中
其中有一对
清乾隆胭脂红地轧道粉彩
缠枝花纹御题诗烛台
清雅华丽,尽显乾隆御瓷之妙
实为宫廷美学之集中呈现
特分享给大家欣赏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查看拍品详情
慈善竞拍捐赠,可抵扣税款
戳下文,再读一篇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