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御承学堂YuCheng ClassRoom 一千多年前令海外民众为之痴迷的中国瓷器

一千多年前令海外民众为之痴迷的中国瓷器

时间Time:2021-06-16 15:12 作者Author:李丽婴


在当今展览日益红火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喜欢上博物馆、美术馆观展,其中尤其吸引人的是海外引进展,可惜去年由于疫情关系,很多引进展都难以进入国内展出,各类展览计划纷纷搁浅。就在去年的9月中旬至今年1月初,在上海博物馆成功地举办了一个与海外合作的展览,掀起了观展的高潮,那就是“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邱德拔展厅精选的“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168件。



这次展览是“黑石号”上的这批海外唐代文物精粹首次集体重回故乡、亮相中国。黑石号是迄今为止在国外发现的海底沉船里面唐代文物最多的一艘船。这艘传奇商船的航线串联起了西亚、南亚、东南亚与东亚,证实了9世纪的亚洲各地广泛存在的繁荣国际贸易。


丰富的大唐珍宝向世人全方位展现了9世纪的唐代社会与手工业发展情况——货物的产地遍布了中国南北,有河北产的邢窑瓷器、河南产的巩义窑瓷、湖南产的长沙窑瓷器、江苏产的扬州铜镜和金银器、浙江产的越窑瓷器、广东产的瓷器。展览最瞩目的看点是长得并不怎么像中国本土风格的长沙窑瓷器。


1999年,在印度尼西亚外海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让全世界的陶瓷学家吃了一惊:船体里居然完好地保存着67000多件中国唐代瓷器,其中长沙窑瓷器就有56500件!



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被一长排长沙窑瓷碗所震撼,亲切感扑面而来。作为日用瓷,不用束之高阁,百姓们可以日常使用,不少瓷器釉色保存完好,绘制着多种生动的图案,使观众也产生了使用这些瓷碗的欲望。


唐代,长沙窑瓷器远销海外,长期以来供不应求,每次货船出海运至中转站的阿拉伯国家,每批货物都被一抢而空。目前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土我国的长沙窑瓷器。


“黑石号展”的瓷器珍品


“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的部分珍品


长沙窑的主要特色


釉下多彩

通俗地说就是有丰富色彩的瓷器。在那个“南青(越窑青瓷)北白(邢窑白瓷)”一统天下格局的年代,长沙窑首创釉下多彩,从众多名瓷中脱颖而出。


褐斑与纹样

瓷碗上有四块褐斑,描绘着多种纹样,主要有山水纹、云气纹、植物纹、动物纹、诗词题记纹。工匠采用了中西合璧的手法,既有中国的图案,也结合了伊斯兰的图形。


模印贴花

长沙窑水壶采用的工艺是模印贴花。这是有别于国内瓷器的审美与工艺,先将瓷泥反复揉搓至其软硬适中,将揉搓好的瓷泥放入母模(即印模或模子)中用手按压,使其完全吻合;然后小心将贴花取出,用泥浆粘附在瓷器的醒目部位。长沙窑模印贴花纹有双鱼、双鸟、花朵、葡萄、椰枣、狮子、宝塔、人物等。这些花纹中许多与西亚、南亚文化有关,是唐代对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御承堂博物馆的藏品


宋 长沙窑执壶

上口径:5.7CM 高:15.5CM 下口径:9.3CM


长沙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这件宋代的执壶属于长沙窑晚期的精品。其贴花纹反映了长沙窑贴花艺术的特点,朴实、自然、生动。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中国最美的颜色在瓷器上!御用颜色釉瓷器集合,领略传统色彩之美

爱瓷之人最深情!这个皇帝为年长17岁的妃子烧造出了绝世名瓷!

观点 | 艺术品市场国内打枪成常态,看看国际鉴赏大师如何看待收藏品!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