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文创品市场新动向,欣赏古代地图艺术价值,
走进新潮高科技博物馆,赏析与鉴别宋五大名窑!
6月26日-27日,宁波大学艺术精英班特别讲座“文创、读图、博物馆新美学与五大名窑”在上海御承堂博物馆举行。本次讲座由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献学家、国际古地图研究专家林天人教授;两岸书院(江苏、台湾)院长、作家、编剧兼策展人赵丽娜女士;宁波大学古陶瓷艺术学院特聘院长蔡暄民先生主讲。
在两天的课程中,学员们聆听了三位学者带来的四场精彩纷呈的讲座,主题包括文创的内涵与意义、古地图的欣赏与知识、非物质影像与博物馆美学、宋朝五大名窑的鉴别。
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们不仅能够从专家的丰富经验和学识中汲取知识,也可以参与到互动过程中,“上手”学习感受瓷器的风韵与魅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两天的课程内容吧!
D
A
Y
1
林天人:谁有文化?如何
创意?谈谈博物馆的文创
2021/06/26 上午
故宫口红上市之初,引发一片热潮:古典精美的包装、雅致中式的命名、取材自故宫典藏的色号,无一不让人直呼“买它!买它!买它!”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结合,帆布包袋、玩偶摆件、甚至是粽子月饼,故宫在文创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故宫文创 图片@微博故宫淘宝
什么是文创?
林教授特别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博物馆建筑、视觉艺术产业、广告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
他以三重特性定义博物馆文创:其一是文化为目标之文化属性,实现以此之创造性发展;其二是增加产品之附加价值的创新创意属性;其三是具有独立之智慧财产权的市场属性,最终实现于商业价值。
随后,林教授基于系列文创的实践案例进一步论述,“文创不是单一商品,而是一个系统。”从对文物的释读、灵感获取到设计、开发、生产并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值得关注。对于博物馆来说,通过同业、异业结盟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发展文化创意事业。
“观复猫——钻进古画说文化” 图片来源观复博物馆
2001年起,大英博物馆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
随后,文创产品收入逐步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
学员们还就博物馆文创的开发模式、小型博物馆如何发展文创、文创产品能否起到文化传播效果等问题与林教授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D
A
Y
1
林天人:阅读地图的时代
古地图的欣赏与知识
2021/06/26 下午
讲座伊始,林教授首先从“意向、想象到具象”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地图的概念,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对古地图做了简要的分类介绍,提出“地图是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工具”的观点。
林教授强调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地图是研究历史空间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认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处环境的重要凭借,所以在学习研究中要着重关注并善于运用古地图。
“山川名胜舆图” 图片@微博上海书画出版社
随后,林教授就具体案例展开讲解,通过展示各色古地图,展现其蕴含的巨大价值。以“地图战”、“故宫舆图”来源等图文和多方史实,分析了古地图在军事、思想研究等多个层面的运用途径,进一步阐述了古地图的多元价值功能。问答环节中,就“地图与画的区别”等问题,林教授一一给予耐心解答。
D
A
Y
2
赵丽娜:影像、采风、新美学
非物质影像和博物馆
2021/06/27 上午
赵丽娜老师从世界影像时代的虚与实入手,影像的语言将时代视觉化,也对博物馆传统业务带来新的挑战。传统博物馆文物作为介质使人看见历史,未来博物馆影像的介入,通过影像还原历史,使人看见、甚至是体验历史。
课堂上,赵丽娜老师从具体实例展开,细述了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深描,以及其如何推动博物馆认知发生改变的过程。非物质影像记录是对史料的抢救性保护,填补了历史空白地段;活化文献资料,有利于进行传播和推广。
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页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open data页面
文献影像记录带来历史话语权,探索文明的历史脉络,唤醒人们不同却相似的家国记忆。动态或静态的影像记录,在讲述人类故事的同时,为文明的延续提供了根脉;影像的表达方式,更为生动直接,能够触及到观者的内心深处。
纪录短片《根脉》截图及拍摄过程
左为史博馆前馆长张誉腾教授接受采访
右为剧作家周瑞华女士接受采访
透过影像与图文,详细记录文化血脉和当代艺术在这个迅速改变的世界中不断历练和融合的故事,为博物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线艺术网站 WIKI ART 页面
本次课程,赵老师特别讲到NFT加密艺术。
2021年3月11日,一件独特的NFT艺术品,一枚代表着艺术家 Beeple 每天创作的5000张图片组成的“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作品所有权的 NFT在佳士得拍卖行,最终以6934.6万美元的天价售出。这一场拍卖,引起了艺术圈的强烈震动,可以说是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它开启了艺术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Beeple 每一天:前5000天 NFT 21,069dpi×21,069dpi
那么,什么是NFT艺术呢?
简而言之,NFT是一种加密代币,具有数字对象稀缺性,并使人们可以在线销售,购买和收集数字对象。
NFT艺术广义上是指以NFT作为价值载体的数字艺术品,NFT技术则相当于给一件数字艺术品在区块链网络上做了身份认证,解决了虚拟产品难以界定所有权的问题,数字艺术品随之可被确权和流传,大大增加了NFT艺术的商品化和流动性。
NFT进入主流艺术市场,是否将开辟一片艺术收藏新领域,这一切尚待时间验证。
对于藏家而言,必要的知识储备是进入这一领域的前提,需理性对待。若您想对NFT艺术有更深入的探索,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邀请资深行业专家,在接下来的艺术品课程中深入解读。
D
A
Y
2
蔡暄民:如何正确鉴别宋
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2021/06/27 下午
宋代讲究文人审美的雅致趣味,在重文轻武的文化背景下,瓷器作为一种描绘内心所思与人生情怀的载体,进入了文人的世界。稀缺性和审美雅兴使得在收藏圈子里,宋瓷成为了收藏瓷器的最高境界,其中更以五大名窑为首。
宋 钱选《鉴古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宁波大学古陶瓷艺术学院特聘院长蔡暄民先生,以如何正确鉴别宋代五大窑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讲座。学员们还可以自己“上手”感受传承千年的宋瓷文化。
01
柴窑
宋瓷“五大窑”其实有6种,除了被人们所熟知的汝,哥,官,定,钧外,还有一种柴窑,柴窑瓷“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汝窑便是在柴窑的基础上创烧的。
蔡暄民老师指出,后周柴荣形容柴窑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这句诗被后人所曲解为柴窑只有天青色。事实上“雨过天青”是作状语,修饰的是“云破处”,即雨后的七色彩虹,意味着柴窑的颜色是多样的。
蔡暄民老师给学员们品鉴的柴窑便是红色的。“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柴窑瓷,拿在手中的实际感觉比预想轻了许多。然而尽管看似轻薄,柴窑却完全不透光,即使在黑暗中用强光手电照射都无法穿透外壁,可见其技艺精湛灵巧。
02
汝窑
宋代汝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首。汝窑大多为天青色,因具有极高的玛瑙含量,色泽晶莹透亮,釉彩丰润,釉面有细碎纹路开片。
课堂上展示的莲花温碗色泽静莹,可谓“似玉,非玉,而胜玉”,外形状似半开的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以其典雅的造型,温柔的釉色,在传世不多的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03
哥窑
哥窑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有两兄弟各为窑主,哥窑销量遥遥领先弟窑,引发弟弟的嫉妒。弟弟为报复哥哥在还没烧的窑中撒了一把草木灰,结果“弄拙成巧”竟出乎意料地创造出哥窑独特的优美裂片。
宋 哥窑贯耳瓶 御承堂博物馆藏
开裂是由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所造成的,哥窑的裂片被称为“金丝铁线”,金丝为釉色含铁,烧制时含铁成分由内往外渗透,铁线则是开窑门时冷空气入侵,造成变化。
04
官窑
官窑的釉层很厚,釉面经历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正是因为多层厚釉中间夹胎,官窑也被人戏称为“夹心饼干”,多层的开片裂出独特的鱼鳞式样。
05
定窑
定窑遗址位于今河北省曲阳县。因宋代曲阳县归定州管辖,故称“定窑”,以产白瓷著称,其中南定发白,北定偏黄且更加轻薄,还常以印花、刻花、剔花、划花等技法进行装饰。
定窑瓷器尤以印花装饰最为出色,图案清晰,布局严谨,题材广泛;虽多为单色釉瓷,但简约却不简单,居宋代各窑瓷器印花装饰之冠。
06
钧窑
俗语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该釉系在青釉上施铜红釉料,因铜红釉料中还混杂其他着色金属氧化物,烧成后釉色变化丰富:红、蓝、月白、灰紫等色交相辉映,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如梦如幻,别具神韵。
在钧窑瓷的釉面上,有像是蚯蚓在泥土中游走爬行留下的痕迹。《饮流斋说瓷》一著中曾说明:“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可以说,这样的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独特的标志。
结语 Conclusion
两天的课程虽然已经落幕,但是追求艺术的学习道路不会停歇。未来御承堂艺术品班将带来更多精品艺术课程,期待您的共同参与!
设星标🌟
给雅赏设个星标吧,这样您就能及时收到每天的收藏知识啦!每天一条收藏资讯,关注我们不迷路~
❤️添加御承君个人微信,更多收藏精彩!
戳下文,再读一篇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